年华老去时,生病和生活不能自理,成了跟死亡、纳税一样的无可避免的事。
当你还是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时,这是一个易受忽视的问题。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疾病和衰老的现实问题将会令我们当中没有作好充分准备的人受到困扰。
尝试了解一个国家可以如何更好地为长者提供照护,我们应该先了解发达国家的做法。
到了2060年,日本的人口将会减少三分之一,65岁以上者将占总人口近40%。
由于医学技术昌明,以及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发达社会人寿往往较长——以日本为例,国民寿命为83岁左右。
当我们逐渐趋近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时,我国与日本的情况也越来越相似。1957年,马来西亚国民寿命仅56岁。
如今,马来西亚国民寿命已达75岁。到了2020年,60岁以上的马来西亚人口预计将从目前的232万增加至446万。
在本文中,我将人生分为3个阶段,而我们都可能经历这三个阶段,也许不尽相同。
年轻、行动自如是处于“活跃型”的阶段。我们最终还是会逐渐放慢脚步——也许是到了近60岁的时候——我称之为“放缓型”阶段。
有的人在到某个年龄时会变得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停滞型”阶段。
身体虚弱或照顾他们的人,受的苦最多。
数年前,父亲被诊断患阿尔茨海默症。当时,兄弟姐妹和我在经过一段沉痛的日子后,才愿意接受总有一天他将不再是从前那个坚强、能干的领袖兼父亲的事实。
我们也必须认真思考以何种方式来照顾他最好。
据我观察,我国对于“放缓型”阶段者的护理和支援水平勉强还可以接受。在我们仍有自理能力的假设下,政府和私立医院尚可满足各类的医疗需求。
但如果是不能起床或完全不能自理,情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
为了使长者护理服务循正确的轨道发展,根据我们在照顾父亲时的经验,以下3个方面值得参考:
1. 确保有适当水平
长者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护,因此护理服务必须能够满足这些目的。对那些需要最低程度支援的人来说,“轻度护理”将会是正确的选择,而且这类照护的费用将会最低。
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则需要“深切与特别护理”,费用将会较高。
预期今年底推出的新《长者医疗保健法令》(Aged Healthcare Act)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长者医疗保健法令》将管制长者护理服务和设施。该法令旨在改良长者护理设施和服务,以及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
政府也鼓励开发长者社区如退休村,并且推动开发移动式医疗保健的行业,以应付那些想要在家安享晚年者的医疗需求。这些服务可纳入保险范围。
2. 为将来作好准备
我不得不强调储蓄和保险的重要性。人们应该趁还在工作的时候谨慎地存钱及购买足够的老年保险。年轻人的保费往往较低。越早投保代表你可以以一个越低的成本获得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你只有公积金或社险,一次大难便足以使你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未雨绸缪为晚年作好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马来西亚,公共卫生获得政府的大量补贴,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世上最便宜的国家之一。举个例子,在马来西亚,到政府医院的普通科门诊接受治疗仅需缴付区区的1令吉,而且这还是早在1982年就定下的收费价格!以目前政府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补贴程度来看,今后是难以为继的。
3. 各方面的紧密合作
我们需要各个组织的强力支持,以便为长者打造一个富有生气的医疗保健体系。社会福利机构、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及医务人员必须尽一切努力合作。现今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各自发展,但倘若医疗保健行业能够为长者设立一站式的服务中心,那是实际可行的。
提供适宜长者的住房是必然趋势。在新加坡,这类住房的特点在于浴室备有扶手,以及每个房间都设有紧急按钮,而且每栋建筑物里都有一名医生全天候待命。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男人。确诊后,他举办了一个派对,邀请所有的朋友和家人出席。在派对进行到一半时,他突然站起来说话。
他说:“得了这种病,我将会死两次——一次是精神上的,一次是身体上的。今晚,你们畅所欲言吧,因为下次当我们再见面时,我未必会认得你是谁。”
当晚,大家激动而哽咽地高唱《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任眼泪肆意流淌。对为人子女的我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今后的日子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接着,双亲决定离开他们的故乡峇里奧,搬到古晋和我那位慷慨善良的姐姐同住,以方便就医。
我一有机会就会返回古晋探望父亲。我们的角色互换了。有时候,我会躺在他的床上拥抱他,就像儿时他抱着我一样。我会把我们以前的事说给他听以唤起他的记忆,然后在午后一同欢笑,一起祷告。
诚如我所说的,照护长者不仅关乎金钱而已。年老和行动不便的一群是最脆弱的。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抽出时间关心他们,给予他们全部的爱。我那位在澳洲定居的哥哥毫不犹豫地留在古晋陪伴父亲近一年。我们确实应该珍惜我们所爱的人,让他们可以有尊严地度过晚年,最终有尊严地离去。
文:首相署部长兼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PEMANDU)首席执行员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摘自《星报》)